水車的歷史

 

民國93年起三芝鄉公所,爭取了不少的經費,

 

在名人館前、公王宮、八連溪、四棧橋等地大量興建水車。

 

可想而知,三芝鄉公所近年來陸續興建的這幾座水車園區,

 

它的功能是以發展觀光為主要的目的。

 

對許多人而言,特別是一些新生代,對這些新建的水車,

 

似乎是憑空而來的硬體建設,說真的很難想像水車和三芝有何關聯。

 

所幸是鄉公所不遺餘力的推動「水車文化節」,

 

讓三芝以前遍地水車情景又出現在眼前,當然最重要的是多少能體會一下,

 

早年的生活文化。

 

不過說真的,以三芝的地形和多雨的氣候,農田多不缺水,

 

也就是說不需要像其他的地方,利用水車灌溉田地。因此在1969年,

 

有一首歌「水車姑娘」,描述少女每天踩水車,

 

思念情郎的景致,絕對不會是在三芝。

 

既然不是灌溉用,那麼興建水車的用途,

 

就只有利用水車產生的「動力」,

 

來製茶,碾米甚至發電等用途。  

 

因為是以產生動力為需求,水車的結構也就相對的變複雜多了,

 

設立水車的地點也就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

 

它在三芝而言在文史上所代表的意義,就顯現的重要多了,

 

也就是說三芝的水車,

 

並不是因為農業的需求而設立,

 

水車就像是因應時代的潮流,歷史的巨輪,

 

推動三芝邁向工商業的第一步。

 

至於什麼時候,三芝才有水車,根據日治時期所編的三芝庄要覽,

 

在昭和3年(1928年) 有一位謝朝明先生,興建一座水車,

 

這是最早有紀錄的水車。

 

水車遺址

 

() 電力先驅謝朝明先生與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

 

今長勤街與中山路一段的交叉口,

 

在日據時代有一位謝朝明先生,興建一座水車用來碾米,

 

同時還成立一間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

 

買了一台發電機,

 

賣電給中山路一段古井頭附近的住戶和商家也是三芝最早的用電人家。

 

據史料所載,台灣最早使用電力,

 

肇始於1898年日本殖民政府於台北城內設鴉片工廠裝置之直流發電機

 

以供照明之用。

 

 翻開電力史,可知1903年台灣總督府設立台北電氣作業所,

 

並於今日新店地區設水力發電廠,兩年後對台北供電。

 

翌年延伸到基隆,1909年高雄、台南開始供電,1911年台中、彰化供電。

 

1911年時,新竹、嘉義、桃園、宜蘭東部海岸等

 

各地概由地方共十一家民營電廠供電。

 

而台電前身之壟斷性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之成立,

 

則源於1918年之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的計劃。

 

又從1911-1944年之間的資料得知,

 

當時的民營電業依地區分為

 

()西部民營電力島—含13間電氣會社

 

() 東部民營電力島—含10間電氣會社

 

() 迷你型電氣小嶼—含3間電氣會社。

 

這三間就是

 

()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

 

()關子嶺電氣利用組合

 

()太平山共同自家用組合。

 

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使用的水車,

 

為日本製四馬力動力水車,

 

牽引的發電機為三馬力發電機,

 

可發電供給115盞電燈用。

 

我們不太清楚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

 

是否營運如預期的好,

 

僅管用水車發的電既不多也不穩定,

 

然而1928年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的成立,

 

除了在臺灣電力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之外,

 

一方面正式帶領三芝進入現代文明的領域,

 

卻是不爭的事實。

 

(二)張弓長碾米廠

 

在中山路1段88巷3-11號,

 

有一位「碨米龍」光復後開一間碾米廠初期因為電力不足,

 

也是用水車作動力。

 

「碨米龍」就是「張弓長」,曾經擔任過鄉長。

 

當年碨米的費用是每百斤論計,至於多少錢則沒有印象了。

 

碨米的水車在7-9號的後面水溝上面,11號是粗糠間,

 

水車的軸心穿過牆壁到土壟間(3-9號),再利用皮帶帶動碨米的設備。

 

至於如何控制水車,則是在水圳和水車之間加一塊板子,

 

只要利用繩子在屋內拉,就可以控制了。

 

現在的3-11號,是後來結束營業後,才分割出售。

 

(三) 王阿土磑米間

 

正名萬美碾米廠,位在橫山村大坑5鄰20號大坑溪旁。

 

約於九十年前由王土所建,因位於大坑溪旁,

 

利用溪水推動水車碾米兼營崁仔店,以及賣豬肉。

 

後傳其子王枝經營至民國五十年代始歇業。

 

在沒有電的年代這裡可是橫山,大坑,二坪頂等地區唯一的一間碨米間。

 

人來人往的,

 

自然的走出一條道路來,這裡遂變成橫山到三芝之間的古道的中途站。

 

原為二樓石造老宅、寬廣的庭院種著一排椰子樹、

 

石牆紅瓦宛如別墅,前有溪流後有梯田茶園,

 

在三芝的早期建築物之中算是最有風味的一間。

 

可惜消失於民國八十九年的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之中。

 

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原址建土地公廟。

 

(四)八連溪53號

 

本址位於八連溪53號前,為目前尚保有引水道的水車遺址。

 

興建於日治時代,產生的動力以製茶和碾米為主。在運轉的水車是第三代,

 

在日治初期就已經有水車,七十餘年前曾經重做過一次。

 

()八連溪71江溪河

 

本址位於八連溪71號前,北11公路(德賢路)3.1公里處下方。興建於日治時代,

 

直徑約12尺,輪幅用六塊很大的木板組合而程,

 

產生的動力以製茶和碾米為主。

 

當年水車是請師傅來這裡製作,使用的木材則是鋸山上的「九簪」,

 

這是本地最硬且最高大的樹種。

 

()土地公埔69

 

原址在榕樹下,但已無痕跡可循,當年製茶、碨米為水車動力為需求。

 

水車直徑12尺,利用八連溪水圳豐沛的水做為動力。

 

附近亦曾利用水車灌溉稻田。

 

民國47-8年左右,碨米100斤要10元工本費,大約30分鐘可完成。

 

()北新莊/店子45

 

盧修一的祖父所設立,水車原址在店子45號後面。

 

水車動力用以碨米、製茶、水車用水引自對面水圳,碨米間兼柑仔店。

 

 

參考資料

 

一、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

 

作者:林炳炎 出版時間:1997年3月

 

出版單位: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資料中心(作者自費出版)

 

總經銷:三民書局(台北)

 

口述資料提共:

 

感謝

 

江溪河先生、吳丁妹女士、王輝雄先生、崋金安先生、王有為先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09310680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